为引导青年学子厚植爱国情怀、汲取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9月18日,电子工程学院和离退休工作处共同组织开展“踏着铁人脚步走”大庆精神与铁人精神专题学习报告会。报告由原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克勤主讲,离退休工作处黄建礼处长主持报告会,电子工程学院辅导员及研究生50余人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报告以“精神溯源、故事传情、使命接力”为核心,系统解读大庆精神与铁人精神的时代内涵,讲述老一辈石油人攻坚克难的感人故事,并对全院学生在科研创新、成长成才中践行精神提出殷切期望,为现场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精神党课”。报告开篇便聚焦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大庆精神的重视与引领。提及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祝贺,明确强调要“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传承精神指明了方向;而在石油工业起步的艰难时期,毛泽东同志曾表示愿用个人稿费支持石油事业,以实际行动肯定石油工人“战天斗地”的艰苦创业精神,这份关怀与认可成为老一辈石油人奋勇前行的重要动力。
“铁人”王进喜的事迹是报告中最动人心弦的篇章。报告指出,王进喜不仅带领团队为国家创造了宝贵的物质财富,更用一生践行留下了影响深远的铁人精神——这正是大庆精神最鲜活、最典型的体现。在讲述其工作细节时,“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铿锵誓言被反复提及,这句诞生于钻井一线的口号,至今仍传递着破局攻坚的勇气;而他在钻井大会战中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的作风,从设备检修到人员调度都全程跟进,也让“铁人”的形象从口号走向具象,让在场学生深刻理解“奋斗”二字的重量。
报告还通过多个历史片段,还原了大庆油田建设时期的精神风貌。1962年6月,刘少奇同志亲临大庆油田参观考察,在采油现场与工人亲切交谈,细致询问生产情况,亲眼见证了石油工人在艰苦环境中取得的亮眼成果;1964年,毛泽东同志邀请大庆油田劳动模范赴京,在宴请时提出“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要求,既肯定了劳模们的突出贡献,也提醒大家始终保持与群众的紧密联系。此外,报告还提及大庆会战所处的“缺技术、缺设备、缺经验”的“三难”时期,即便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石油队伍仍严格按照专业需求分工协作,最终实现原油产量的突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
报告分享了结合自身经历谈到,自己正是受大庆精神的鼓舞,在求学和工作中始终以“严谨求实”要求自己;同时也对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提出期望,希望大家能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融入专业学习与科研实践,既要在人工智能、芯片设计、通信网络等领域钻研技术,更要心怀“国之大者”,用所学知识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专题报告让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们深受触动,过去对大庆精神的理解停留在课本层面,而通过一个个具体故事,真正感受到了精神背后的温度与力量。未来,他们将以老一辈石油人为榜样,在科研道路上不怕困难、勇于创新,让大庆精神在新时代的青年身上焕发新的光彩。
主讲人:李克勤,1938年6月生,高级政工师,退休前任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教育研究工作。
电子工程学院 离退休工作处
- 文字:赵海涛
- 图片:王晓天
- 编辑:刘杰
- 审核:黄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