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教师 校友 访客

邮件系统 信息公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师生风采 >> 正文

师者如光 微以致远——记陕西省教学名师电子工程学院教授武晓朦

作者: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3-12-04 10:17:35 浏览:

编者按:近日,第十三届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揭晓,我校武晓朦、张君涛、时保宏3位教师获此殊荣。他们活跃在教学一线,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带领教学团队成长,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教多年来,他们潜心学术、坚持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深受学生尊重与爱戴。我们将陆续带大家走近三位名师,倾听他们的育人故事。这期为您讲述电子工程学院教授武晓朦的故事。

武晓朦,我校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高层次人才办)部长(主任)。陕西省教学名师。长期从事配电网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控制、油气管道焊缝缺陷检测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遴选为陕西省、河南省、中石油科技库专家,教育部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陕西省高校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她亦师亦友,温暖率真,是学生的主心骨。她潜心学术,身体力行,一颗赤子之心与学校发展同向同行。她不徐不急,潜心耕耘,所有的价值都将有幸福归属,这是她的教学态度,也是她的人生态度。她就是电子工程学院自动化系教授——武晓朦。

“教学是一个不断朝着理想状态迈进的过程”

“西石大是我求学的起点,亦是我教学的起点。”武晓朦本科毕业后留校工作,经过四年教学秘书和实验员的历练后站上她梦寐以求的讲台,开启了教书育人的生涯,这一站就是二十六年。她从学生到走向学生,身份变了,不变的是对学校的热爱,是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坚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热爱教育事业不仅是体现教师专业理想至善至极的境界,也是教师不断追求的终极目标。武晓朦至今依然记得初为人师时,面对讲台下一双双苛求知识的目光,她的内心曾经有过忐忑,忐忑来自于自己的教学不能满足学生要求的不安与惶恐。为此,她努力钻研教材,课前充分准备,深入浅出地为学生阐述每一个要点,努力使课堂教学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生动化。除此之外,她还注重积累实践经验,经常向老教授和一些相关专业的专家讨教,然后提纲挈领地把前辈的经验和自己的思考传授给学生。她常常泡在图书馆里找文献、查资料,甚至会为一个教学数据在实验室里反复实验进行论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将精准的知识点融入教学,使学生做到对知识点的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

教学工作中,武晓朦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培养目标和内容上,改变了过去单一传授知识或培养普通能力的目标模式,将知识、能力、素质进行有机融合,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培育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情境,将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政课相结合,构建培养跨专业能力的课程体系。注重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和教学效果,重视教法和学法的指导,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践行“在案例中教学”的理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素质。

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学方式也在“变”与“不变”中寻找更适合学校和学生发展的新思路。在紧抓线下课程的同时,武晓朦也在持续探索线上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她开发了一套完整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课程多媒体课件;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教学资源库,包含课件、题库、试卷库,课外补充读物等。采用“学习通”等软件,实现互动教学,包含签到、投票/问卷、作业/测试、远程辅导答疑。熟练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管理,组织课堂教学。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积累,使得武晓朦获得多项教学成绩,她先后获得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一等奖,主持完成精品课程1门、教材建设项目1项。

“将教学和创新作为一种挑战”

“我们要培养学生挑战理论框架的能力,这样他们才可能会成为创新型人才,学术才能繁荣,社会才能进步。”在教学指导中践行更新观念、创新理念,正是武晓朦老师的初心。她也鼓励学生坚守理想大胆创业,要敢于面对挑战,敢于接受挑战,迎难而上。

自1997年在学校任教以来,武晓朦打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等方面课程二十多年,形成了纷繁精彩、开阔立体的课堂生态,由此引导学生探索并突破理论框架的边界。武晓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引领学生感受与专业课程息息相关的电力系统问题,重塑继电保护等学科意识。“课堂上按照课程的单一授课,学生没有认识或者意识不到所接受的内容可能会使得他们未来工作中出现问题。学生认为理论学会了到了工作岗位再运用,但其实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武晓朦会结合电力系统运行中各种故障特点,组织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针对该故障的保护方法,并进一步分析这种方法存在的缺点,进而提出新的保护。一环套一环,循序渐进,带领学生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树立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意识。同时,她还对课程建设、课程思想、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研究,主持并完成7项教改项目。

武晓朦在指导学生科研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经验。“我主张学生从身边生活中找研究方向,准备三四个题目来和我交流,判断能否进一步量化想法。只要他们课余时间想到实验室来,我也会为他们提供一切需要的帮助,探究问题是个好习惯。”她相信,学生身边的问题,往往是自身感知、疑惑并有解决动力和能力的问题。授人以渔,为的是让学生有动力、有担当,完成属于自己的创新能力。她还注重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项目组的许多学生通过项目研究对科研产生浓厚了兴趣,进而决定报考研究生。指导学生在研究生录取的复试环节对科研项目的详细汇报流程,几位学生在复试淘汰率过半的严峻形势下,正是以科研成果方面取得的成绩获得了复试组老师的肯定,分别被录取为中科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她所指导的研究生均入职国家电网、中石油管道公司、中石油安全研究院等单位。多年来,她先后指导完成5项国家级、6项省级、2项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指导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20余项。指导学生获得陕西省研究生电子大赛二等奖、三等奖7项,校互联网+大赛银奖4项。

“秉育人初心,尽璞玉之美”

“教书育人是教师师德的核心。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一位教师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

在武晓朦的心里每名学生都是她的孩子、亲人、朋友。她总是想学生之所想,及学生之所及。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坚持在大二两个学期为学生放英语听力,她所带的电气0702班31名学生中29名通过国家英语四级,19名通过英语六级,四六级的通过率分别为93.6%和61.3%。同时,狠抓班风、学风建设,2008年11月该班获得校“先进班集体”称号,2009年6月该班作为全院唯一一个获奖班级获得校“优秀团支部”称号,最终实现了该班学生全部就业。在她的执教生涯中还先后担任自96-2班、电气0702班、电气2001班等多个班级班主任期间,无论从专业学习还是创新大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武晓朦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大家应该去想自己适合什么、喜欢什么,不能盲目自傲也不能妄自菲薄,要张扬个性活出彩,不能人云亦云。除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领悟到生活中有很多重要东西,有很多值得感动、值得期待的东西。在课余时间,武晓朦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通过与他们聊天谈心,知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以便促使自己在日常的讲解中如何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毕业季的时候,是学生心理压力最大的时候,她会针对一些重点问题给学生们进行疏导,不管是学生继续求学还是选择就业,她都会耐心地给出指导意见和建议;学生结婚,只要有时间她一定到场;过节的时候,她会热情的邀请学生到家里做客,师生围在一起畅聊学术、生活和各种趣事。她说“等我退休了,人老了,走在学校的林荫道上,学生作为校友回来,当他看到我,不需要问候,只需要和身边的人讲,那位老师曾教过我,我就知足了。如果他再‘慷慨’一点,说这是我心中的好老师,我就更心满意足了。”朴实的话语,显示了师者的胸怀。

对生活的热爱常常在点点滴滴之间,德育的熏陶也常常润物无声。时光可以见证,唯有更大的气度和德性才可以长久承载更重的责任,我们创造的价值都应该有也可以有幸福的归属感。潜心耕耘、躬行求真、热忱回馈,正是武晓朦带给我们的解答。

记者:曲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