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教师 校友 访客

邮件系统 信息公开 ENGLISH Русски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内动态 >> 正文

外国语学院召开2025年高校外国语学院院长论坛暨西安石油大学英语专业创办四十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22 14:18:54 浏览:

2025年9月12日-13日,“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外语学科创新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雁塔校区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西安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作为大会的一个重要议程——高校外国语学院院长论坛暨西安石油大学英语专业创办四十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也成功举办,论坛汇聚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财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省内外36名高校外语学院院长,共探学科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西安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张建高致辞

外国语学院张建高书记致欢迎辞,向出席此次论坛的各位院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本次论坛正值多所高校谋划“十五五”规划、推进学科转型的关键阶段,聚焦全球化与人工智能背景下外语学科的机遇与挑战。张建高书记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外语人才需求已从“语言工具型”向“复合型、创新型”转变,面对理工科发展优势明显、AI技术冲击等现实挑战,如何找准学科定位、突破发展瓶颈,成为全体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课题。他表示,此次论坛旨在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外语教育的创新路径,为新时代外语学科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贡献智慧。

西安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武教授主持论坛

论坛由西安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武教授主持。论坛主题发言嘉宾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院长毛浩然教授、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曹若男教授、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吕旭英教授、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吴长青教授、西安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宪平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院长毛浩然教授作主题汇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毛浩然教授以“学科规划的落地与突破”为核心,强调规划需明确目标、拆解任务、落实到人,通过“挂图作战”与团队建设破解“规划变鬼话”的困境,分享了将大学英语拆分为多门特色课程、激发教师科研动力的实践经验。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曹若男教授作主题汇报

西北大学曹若男教授介绍了该院依托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60年积淀,以“文明交往论”为指导,推动外语学科向区域国别学转型的路径,其2024年获批全国首批区域国别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并于2025年首招区域国别学本科实验班的成果,为参会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样本。

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吕旭英教授教授作主题汇报

西南石油大学吕旭英教授结合石油行业特色,分享了智领﹣语界数字时代的教学改革实践,包括AI课程建设、教师AI教学空间构建、学生PC+小程序学习生态模式构建、数字化翻译与涉外能源法律与治理的微专业打造,以及与企业合作成立ESG研究中心、推动学生参与联合国高级别政治论坛的探索。

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吴长青教授作主题汇报

湖北经济学院吴长青教授聚焦地方财经类高校外语学科、区域国别学转向的路径与未来,提出区域国别学的建设必须要有中国特色,它是一个对外的过程,不能舶来;区域国别学必须兼具个性与共性,避免同质化发展。

西安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宪平教授作主题汇报

西安财经大学杨宪平教授则立足“一带一路”建设背景,根据学校专业特色提出外语学科需走“差异化发展”路线,构建“财经+语言+区域研究”三位一体体系,聚焦中亚地区经贸政策、财税制度研究,通过产学研协同服务地方对外开放。

在自由交流环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外国语学院院长分别分享了学科建设经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过动态调整向区域国别转型,以“短平快+长期积淀”结合的方式产出智库成果;成都理工大学依托巴蜀文化国际传播基地,联合多方资源开展外宣翻译人才培养,其服务四川省外宣工作,展现了外语学科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价值。

此次论坛的举办,搭建了全国高校外语学科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思想碰撞明确了外语学科与区域国别研究融合发展的方向。参会院长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结合本校特色优化学科规划,推动外语学科从“求生存”向“谋发展”转变,培养更多适应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为我国对外开放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 文字:李元元 王红
  • 图片:会务组

  • 编辑:王潇
  • 审核:陈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