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生心理成长指导中心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董建红与魏晓言的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SSCI检索期刊,实现了油缘心理在科研领域的新突破。为分享学术经验、助力师生提升科研写作能力,9月16日上午,学生心理成长指导中心于崇文楼426举办学术论文写作经验分享交流会,中心全体教师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研究生共同参与。
交流会上,魏晓言老师以个人发表的论文为例,完整回顾了从选题、撰写、投稿、被拒、修改到最终录用的全过程,重点分享了如何在挫折中调整心态、寻求资源并持续完善的心路历程,为听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科研实践路径。董建红老师则聚焦“SSCI论文的架构设计与理论创新”,介绍了如何借助新理论模型提升论文学术深度,并将其应用于公共卫生治理领域的政策建议,为与会师生拓展了研究视野。
肖琼主任结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任志洪教授《临床咨询心理学的科研与论文写作分享》的讲座精华,融合自身积累的学术经验,从六个维度系统阐述了高质量心理健康教育文章的撰写方法:包括研究范式的选择、研究设计与实施的关键、量化与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预注册流程、论文逻辑与语言表达,以及如何正确面对退稿与修改反馈。其内容详实,针对性强,为研究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写作指导。
据悉,魏晓言老师的论文《Predictive analysis of personality factors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n mental health problems》发表于SSCI二区期刊《Acta Psychologica》;董建红老师的论文《Influence of Perceived Stress on Depress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Workers: Chain Mediating Effect of Self-esteem and Self-control》发表于SSCI四区期刊《Iran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两篇论文的成功发表,标志着油缘心理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也为中心进一步提升学术影响力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文字:焦文洁
- 图片:焦文洁
- 编辑:刘文豪
- 审核: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