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石油工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我国石油工业发源地,激发学生投身国家能源事业的热情,7月14日至18日,石油工程学院组织优秀学生代表赴玉门油田开展“卓越人才培养综合素质提升”研学系列活动。学院党委书记司马文龙、院长黄海、党委副书记艾二鑫、副院长王琛以及9名青年指导教师和50名学生代表参加此次研学实践活动。
本次研学活动创新采用了“青年教师领航、硕博骨干引领、本科英才筑基”的立体式研学编组模式。这种“本-硕-博-师”深度融合的队伍结构,旨在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学长导师”作用。硕博士研究生在研学过程中以身示范,从专业学习深化、科研方法启蒙、前沿技术认知到职业生涯规划等多个维度,对本科生进行点对点的朋辈指导和经验分享,构建了跨年级、多层次、全方位的导学相长机制,有效促进了不同培养阶段学生的互动交流与协同成长。
青春集结出征 溯源扬帆启航
7月14日清晨,研学团在西安北站集结,王琛主持了出征仪式,详细介绍了此次研学实践活动的目的及意义,艾二鑫强调了研学活动的安全注意事项。随后,研学团精神饱满地踏上征程,满怀期待地前往玉门油田,开启为期五天的研学之旅。

聆听摇篮历史启航青年使命
活动首日,研学团在玉门油田文体中心101会议室举行了开班仪式。玉门油田公司公共事务中心党委书记朱克忠,党委委员、副经理常菁铉等人出席仪式。朱克忠对学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玉门油田从1939年老君庙第一口油井的钻探,到支援全国油田建设,再到新时代清洁能源转型的光辉历史和玉门担当。随后,黄海对玉门油田培训学校对本次研学实践活动的高度重视和精心安排表示感谢。他指出,近年来学院与玉门油田在科研攻关、铁人精神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了深度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良好平台。
随后,玉门油田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邱建民以“石油摇篮文化与石油青年担当”为主题,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思政讲座,深入解读了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核心内涵,激励大家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作风投身石油事业。下午,研学团前往玉门油田展览馆和岩心库,通过“油脉寻根,初心铸印”和“岩心启智探秘地宫”两场现场讲解,了解了玉门油田作为中国石油工业摇篮的辉煌历史。在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研学团参与了“锤炼技能安全常在”体验教学,学习了石油工人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安全规范。

重走铁人之路感怀创业之源
7月16日上午,研学团从酒泉出发前往玉门老油区,首先参观了铁人纪念馆,在铁人王进喜雕像前,学员们整齐列队,面对党旗庄严宣誓。并向铁人雕像敬献花篮,表达崇高敬意。随后,研学团深入地下70米参观了宏伟的693人防工程,并在玉门老城区的油城公园瞻仰了新中国西北石油工业奠基人、西北石油工业学校创建者之一的孙健初纪念碑和铁人王进喜铜像。
下午研学团先后参观了老君庙老一井、老君庙采油厂603岗位和炼油厂文化广场,青年教师在油井前结合自身研究方向现场授课,学生们围在老师身边,与老师们进行热烈的互动交流。返程途中,研学团参观了玉门东300MW光伏发电基地。师生们深刻认识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感受航天精神激发奋进动能
7月17日,研学团参观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展览馆和东方红卫星发射基地。在展览馆,通过珍贵实物和历史照片,系统了解了中国航天从“东方红一号”到现代载人航天的壮阔历程,深刻体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两弹一星精神。随后,研学团前往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辈,向已故老一辈航天人敬献鲜花。在载人航天卫星发射场区,研学团近距离仰望巍峨发射塔架,切身感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如何转化为现实力量,进一步坚定了学生们为祖国能源事业奋斗的信念和决心。

满载玉门油魂矢志能源新程
7月18日,研学团举行了结业仪式,仪式由玉门油田公司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资深高级主管王博主持。仪式上,学生代表先后分享研学感悟。他们纷纷表示,此次研学收获颇丰,通过实地体验,不仅深化了对石油精神和航天精神的理解,更坚定了将石油精神融入学习工作的决心,未来将立足专业,以开放视野和创新思维,为我国石油能源事业贡献青春智慧。王博代表玉门油田公司对石油工程学院全体师生圆满完成此次研学实践活动表示祝贺。随后,全体成员进行了“勇攀高峰、争创一流”的承诺签字活动,仪式在《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嘹亮歌声中圆满结束。

研学期间,在玉门油田走访交流的学校党委书记常江和玉门油田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何永宏一行与研学团见面亲切交流,勉励同学们要沿着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足迹,用心感悟石油伟业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的壮阔历程,深入体会能源事业的厚重历史,扎实学习专业知识,传承践行铁人精神,在玉门这片孕育石油精神的沃土上汲取奋进力量。师生们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将这份嘱托转化为成长动力,将把石油精神融入教学科研,以实际行动传承铁人精神,为祖国能源事业贡献青春力量。这次特别的相遇,让研学之旅更添深意,也为师生们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本次研学活动的圆满成功,是学院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一次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沉浸式、场景化的现场实践教学显著提升了其青年教师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与创新水平。司马文龙指出,此次活动是学院本硕博贯通培养理念的进一步体现,对学院落实推进“一流学科、一流学生、一流培养”的发展目标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启示、宝贵的实践范例和前瞻性的路径指引。
- 文字:陈召君、宋兴淼、程丽杰
- 图片:石油工程学院研学团、玉门油田
- 编辑:陈召君
- 审核:司马文龙、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