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本科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模式,深化校企协同育人,践行“路上的思政课”实践育人方式,4月15日,石油工程学院副院长王琛、卓越班生产实习负责教师张杰带领石油工程专业2022级卓越班赴长庆油田第一采油厂,开展为期12周的生产实习,并围绕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与企业展开深入交流。本次活动旨在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石油石化领域产教融合模式,构建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在实习动员会上,王琛强调此次实习不仅是对专业技能的锻炼,更是对“产教融合”卓越班创新实践模式的有力探索,学生需在实践教学中主动适应智慧油田、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的发展需求,通过项目式学习、案例研讨等创新方式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同时,他要求学生在油田一线实践中感悟石油精神、铁人精神和家国情怀,实现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与价值塑造的协同提升,为行业创新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实习期间,学生们将在采油厂各技术岗位分组轮岗,并在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的双重指导下完成实习报告和技术总结。此外,企业安排了“低渗透油气开发前沿技术”系列讲座,邀请技术骨干为学生讲解油田开发新技术、智能化油田建设等内容,以及围绕“塞一井”、“好汉坡”开展的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沉浸式现场教学与理论阐释相结合,为学生打造了生动的“延安精神”、“铁人精神”、“好汉坡精神”传承课堂。
长庆油田采油一厂党委副书记张智斌(石工2000级校友)对学院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随着油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推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希望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还需掌握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并具备团队协作和组织领导能力。在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多位企业技术主管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学院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建议。

此次长庆油田采油一厂之行,不仅为学院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习实践机会,也为学院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了重要参考。学院将充分吸纳行业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培养体系,打造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等创新机制,重点推进校企联建实验室、校企双师课程开发等合作项目,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将专业教育、工程实践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卓越工程师。

- 文字:陈召君
- 图片:陈召君
- 编辑:陈召君
- 审核: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