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10月,正值金秋时节,西安石油大学将迎来建校75周年华诞。这所与新中国石油工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学府,即将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七十五载弦歌不辍,七十五载薪火相传。作为我国石油石化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高地和科研创新基地,学校始终扎根西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以“铁人精神”为内生动力,在油气勘探开发的理论探索与技术攻关中勇立潮头,与中国石油工业同频共振。
站在七十五载奋进的新起点,我校携手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在《天然气地球科学》策划推出“庆祝西安石油大学建校75周年: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新理论、新技术”专辑,拟于2026年10月前出版。该专辑旨在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汇聚行业智慧,系统总结近年来非常规油气领域的创新成果,为推动我国油气工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专辑背景
一)七十五载深耕:西安石油大学的油气报国之路
西安石油大学是在国家大力开发西北石油大背景下,在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创办的学校。学校历史是一部与中国石油工业共生共荣的奋斗史。学校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西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西安石油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石油大学,始终以“为石油而生、因石油而兴”为使命。七十五年来,学校深耕油气领域,形成了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为核心,涵盖油气勘探、开发、储运、化工等全产业链的学科体系,培养了18余万名油气领域专业人才。
学校始终聚焦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在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领域持续突破。拥有“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部低渗-特低渗油藏开发与治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等54个国家级、省部级高水平科研平台;近年来,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8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研究成果助力长庆油田建成我国最大的油气田,为延长油田油气当量上产2000万吨作出了重要贡献,相关创新理论和技术支撑鄂尔多斯盆地建成全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
二)时代之需: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战略使命
当前,全球能源格局加速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长期居高不下,保障能源安全面临新挑战。常规油气资源递减加剧,以致密油气、页岩油气、深部煤层气(煤岩气)为代表的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资源,凭借其巨大的开发潜力,已成为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战略性接替资源。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降低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优化能源供给结构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该盆地复杂的地质条件、高昂的开发成本以及诸多技术瓶颈,对现有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具体表现在:油气成藏机理不明,富集规律不清,甜点精准预测难度大;超深与超薄储层高效钻完井、非常规油气有效改造与复杂缝网形成机制、提高单井EUR与降低递减率、深部煤层气“吸附-游离”赋存相态转换机制、深部煤层气增产机理与适配技术、高产主控因素量化、排采控制技术,以及全生命周期降本增效与绿色低碳开发等技术瓶颈亟需系统性突破。
三)诚邀共襄:共谱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学术新篇
《天然气地球科学》作为我国天然气领域权威学术期刊(CSCD、北大中文核心、SCOPUS等收录),始终秉承“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引领天然气科技创新”的办刊宗旨。本次专题由我校联合组织,将充分发挥《天然气地球科学》的学术平台优势,通过专题征稿、同行评议、学术研讨等多元形式,汇聚中国科学院院士、行业领军人才及专家学者,共同打造具有行业引领性的高水平学术成果集。
我们热忱欢迎您投稿本次专题,分享您在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前沿理论、创新技术与工程实践。您的真知灼见不仅将为西安石油大学75周年校庆献上珍贵的学术贺礼,更将为推动我国油气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智慧动能!
二、征稿范围
本专辑将围绕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致密油气、页岩油气、深部煤层气等)研究,涵盖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1)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成因机理与地化特征;
(2)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储层特征与形成演化;
(3)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成藏机理与富集规律;
(4)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储层高效改造技术与智能化;
(5)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低碳高效开发与智能决策评价技术;
(6)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储层水平井安全高效钻完井技术与智能化控制;
(7)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储层相态转化与渗流机理;
(8)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实验分析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
(9)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地球物理勘查新技术与新方法;
(10)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研究现状、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三、征稿方式及要求
(1)稿件类型:原创研究论文、综述与评述、技术进展等。论文应为作者具有原创性且尚未发表过的科研成果总结;主题鲜明、观点明确、论证有据、层次清晰、表述专业;稿件基础资料、数据等信息,需符合有关单位/部门的保密要求。
(2)格式规范:符合学术论文标准,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具体格式见期刊投稿指南。撰稿规范及要求可到期刊主页(http://www.nggs.ac.cn)“下载中心”下载。
(3)投稿方式:
为保障专辑质量,节省专家资源,本次专家组约分为两步:
第一步:请将Word稿件投至dangw@xsyu.edu.cn,截稿日期2025年11月30日。学校将组织召集人、部分专家、编辑部等对收集的稿件进行初步审核把关,并于2025年12月31日前给出退稿和投稿建议,审核通过的再投期刊官网。
第二步:收到投稿通知的作者,可根据期刊规范要求修改完善稿件后,登陆《天然气地球科学》官网 http://www.nggs.ac.cn进行投稿。投稿时请选择栏目或备注“庆祝西安石油大学建校75周年: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新理论、新技术”专辑。投稿成功后请将稿件信息告知专辑联系人。投稿截止日期:2026年2月28日。
(4)稿件评审:所有稿件编辑部均将严格按程序执行,不符合发表要求的稿件将被退回。录用后的稿件会优先在中国知网(CNKI)首发。
四、专辑召集人
张水昌,正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香增,正高级工程师,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牛小兵,正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石玉江,正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张荣军,教授,西安石油大学
五、专辑联系人
高 辉,教授,西安石油大学,13572244837,gh@xsyu.edu.cn
窦亮彬,教授,西安石油大学,15991943023,doulb@xsyu.edu.cn
党 伟,副教授,西安石油大学,18813179551,dangw@xsyu.edu.cn
李小燕,副编审,《天然气地球科学》编辑部,13919789153,lixy@llas.ac.cn
西安石油大学
2025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