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关工委服务助力职能,助推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省建设,经商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省规划办),决定设立陕西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科研课题,现就2025年度课题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究题目
(一)关工委工作机制建设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
2.新时代关工委组织体系优化研究
3.陕西省关工委工作品牌建设与创新发展研究
4.“五老”育人的内涵、意义及实施路径研究
5.陕西省“五老宣讲团”的实践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
6.“五老”关心下一代工程典型案例研究
7.“五老”精神研究
(二)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8.青少年运动习惯养成机制研究
9.关工委参与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10.关工委在青少年劳动教育中的育人优势研究
11.提高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研究
12.“五育并举”视域下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研究
13.新时代青少年法治思维的培育路径研究
14.青少年群体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研究
(三)助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15.新时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
16.陕西省农村地区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创新模式研究
17.陕西省红色资源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18.陕西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与改进研究
19.陕西省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影响研究
20.新时代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培育研究
21.优良家风涵育青少年家国情怀的路径研究
22.“读懂中国”活动典型案例研究
23.关工委参与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研究
24.关工委参与智慧校园建设研究
25.关工委助力家庭教育研究
(四)助力青少年教育关爱服务体系构建
26.关工委助力农村困境青少年关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27.关工委助力陕西偏远地区青少年教育发展的路径探究
28.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研究
29.关工委关爱帮扶偏远落后地区儿童的实践研究
30.陕西省关工委关爱特殊儿童的探索及实践策略研究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对象
课题负责人须为参与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的相关人员。已承担教育部关工委研究课题尚未结题的负责人原则上不得申报。
(二)申报数量
各地市教育局关工委和各省属高校及厅属中职学校,厅属有关单位分别组织申报,各单位申报数量不超过3项。
三、研究周期
2025年度课题研究周期自立项之日算起,原则上为一年时间(一般为1—2年,最长不超过3年。超过3年还未结题,撤项处理)。课题申报人可据此填报论证材料、设计研究方案、安排研究工作。
四、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包括主件和附件两部分。其中,主件为研究报告和行政文件(包括标准、办法、意见、方案等能够为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采用的应用性成果)两部分;附件为工具量表、调研数据、原始材料、科研论文、调查报告及成果采纳批示等过程性成果。课题研究成果认定由省关工委商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有关专家,依据评审标准进行结题鉴定,通过结题鉴定的,由省规划办颁发结题证书。
五、研究经费
1.本次课题均为单位资助项目,研究经费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提供,每项课题资助额度由各单位自行决定。
2.课题经费的管理与使用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参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严格审核,规范管理。
六、申报程序
本次课题申报采取纸质材料申报的方式进行。具体程序如下:
(一)课题申报。请有关申报单位于2025年6月3日前将本单位《2025年度陕西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课题申报书》(附件1)和《2025年度陕西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课题论证活页》(附件2)电子版及纸质版(均A3双面印制,一式五份)报送至科研处107室,逾期不予受理。
(二)课题评审。省关工委将对各课题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查,通过资料审查的课题申报材料,关工委将会同省规划办进行立项评审。
(三)公布结果。对于通过立项评审的课题,省规划办将印发《2025年陕西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科研课题立项通知》。
(四)课题开题。凡获准立项的课题,要在立项结果发布一个月内组织开展开题工作。
(五)结题评审。在课题研究的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具备结项条件的课题可申请结题。结题由省关工委和省规划办依据课题结项评审标准,组织结题鉴定。凡通过结题鉴定的课题将由省规划办颁发课题结题证书。
联系人:张老师(科研处) 刘杰(离退处)
联系电话:029-88382127 88382295
科研处 离退处
202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