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盛夏的西安石油大学,没有因假期而放缓前行的脚步。无论是实验室里的科研灯光、教学楼中的攻坚场景,还是行政楼里的忙碌身影、校园建设与改造的火热现场,校园各处都涌动着干事创业的氛围。这份夏日里的奋斗韧劲,既是对“争做行动派、跑出加速度”理念的鲜活诠释,更成为学校“学科达标年、人才提升年、改革创新年”建设活动的实践注脚,是全体西石大人锚定方向、接续奋进“精气神”的生动缩影。
为了全面展现院(系)实干风采,系统梳理院(系)工作成果,着力凝聚全校上下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引导全校教职工以2025年“三个年”建设活动为抓手,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党委宣传部策划了“2025年暑期院(系)工作巡礼”系列报道,这既是对全校教职工坚守奉献的致敬,更是对学校“乘势而上、再创佳绩”的期许。相信这份在拼搏奉献中凝聚的强劲动能,将持续转化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学校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道路上,书写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师生的崭新篇章!
石油工程学院:锚定石油特色育英才深化产教融合强根基
石油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秉持“石油报国、实干担当”的精神内核,以“深化校企协同、强化育人实效”为主线,同步推进党建共建提质、实践育人创新、教学质量夯实、学生关怀服务四大重点任务。学院通过党建引领聚合力,锚定产教融合“红色坐标”;实践育人破边界,打造石油特色“实景课堂”;校企协同强根基,构建产教融合“共赢生态”;教学提质筑根基,夯实育人服务“质量底盘”等举措,为下半年工作高效落地与学院特色化发展谋篇布局、积蓄动能。

8月8日,值1205钻井队被授予“钢铁钻井队”称号67周年纪念日之际,学院与大庆钻探钻井二公司的两支功勋钻井队——1205、1202钻井队举行党建共建签约仪式。此次共建不仅搭建了校企党建协同育人平台,更以“三个同题共答”为行动指引,为后续联合开展实践教学、技术攻关、人才输送等产教融合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多维发力强根基实干笃行促发展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学研融合等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推动学科提升与人才强基。学院召开改革发展研讨会,推进院所制改革与“十五五”规划编制,强化学科评估筹备;组织申报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培育及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夯实发展根基;完成6个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提升育人质量。促进产教融合与对外合作。组织本科36个班级开展野外地质实习,强化实践育人;赴土库曼斯坦开展师资培训与专业援建,推动"一带一路"教育合作;赴陕西延安、靖边,甘肃庆阳等地,重点走访长庆油田、延长石油下属9家单位,深化校企协同,促进技术转化与就业拓展。加强思政引领与暖心保障。慰问留校学生,提供防暑物资与政策咨询,做好后勤保障;赴延安、绥德革命旧址开展现场教学与红色研学,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强化价值引领,凝聚发展力量。
化学化工学院:多方攻坚强学科实干赋能促发展
化学化工学院以博士点申报工作为核心目标,统筹推进学科建设、竞赛育人、校企合作、教学优化等重点工作。特色做法有:聚焦博士点申报,攻坚学科建设核心任务;深耕学科竞赛,斩获佳绩彰显育人成效;强化实习实践,筑牢学生专业能力根基;深化合作交流,拓展协同发展新空间;优化教学与就业,双轮驱动提升育人质量;推进平台共建与科研服务,强化支撑保障能力;厚植育人情怀,做实学生关怀与实践育人。通过在补短板、强优势、育人才上精准发力,为学院学科突破与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力。

学院组建专班靶向推进博士点申报建设工作。重点推进中国化工学会科技进步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申报,持续推进“钾岩石(钾长石)连续高压水热法制腐植酸钾肥技术工程化开发试验项目”化学工程中试基地建设,走访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浙江石化、天津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企业和高校,与四川华泽、陕西欧菲德等“专精特新”企业工商共建工程技术研究院,邀请李景洪院士、张洵立教授等知名学者来校作学术报告,组织参加2025年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斩获获全国总决赛“特等奖”。
电子工程学院:聚力博士点申报攻坚抓实暑期各项工作为新学期蓄势聚能
电子工程学院聚焦博士点申报攻坚的核心目标,统筹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及条件保障等主要任务,抓实暑期各项工作,为新学期蓄势聚能。主要工作举措包括:召开全院专项工作会,聚焦申报材料打磨、学科团队建设、科研项目攻关等关键环节部署推进;邀请专家驻院指导优化申报材料,通过学术会议推介、专家拜访等扩大学科影响力;深化人才培养方案迭代与校企实践赋能,学科竞赛成果丰硕;校企协同攻关创新课题,教学竞赛与学术交流成效显著;强化学生关怀服务,深入一线开展慰问活动。

在博士点申报攻坚方面,7月29至30日,特邀华灯鑫教授驻院指导,专班团队现场优化申报材料框架与核心内容;8月中上旬,通过参加学术会议、走访专家等方式,系统展示仪器学科特色成果,为博士点申报夯实学术声誉基础。科研攻关取得突破,在陕西长风动力有限公司成功揭榜4项技术攻关课题,组织申报陕西省科技厅项目34项;完成5个专业9份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斩获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嵌入式设计赛、研究生电子竞赛等国家级奖项18项(含特等奖1项)。
机械工程学院:齐心协力“争做行动派”,全力以赴“跑出加速度”
机械工程学院紧扣发展重点,以“行动派”作风抓落实,以“加速度”姿态促突破,围绕博士点建设、留校学生关怀、培养方案修订、专业建设赋能、校企油田实践、组织学科竞赛、就业市场开拓等工作任务精准发力,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围绕博士点建设工作,完成博士生培养方案起草论证、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提名摸底工作,组织申报省级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教学成果奖及行业协会科技奖,推进2026年度省基金青年基金、秦创原等科研项目申报,推动教师深入科研院所与企业进行联合攻关、申报奖项,学院4个团队分获2024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2025年中国发明协会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学科竞赛方面,在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国赛中,荣获太阳能电动车赛项一等奖。组建拔尖创新班社会实践团,赴四川达州神剑园红色教育基地、川东北天然气项目、川东北作业分公司学习,推动红色教育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攻坚奋进,聚力蓄势前行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统筹规划部署,紧紧围绕学校“三大目标”,全面推进教学科研、学科发展、学生工作等重点任务,为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筑牢根基。

教学工作方面,学院教师坚守教学一线,精⼼打磨各门课程,完成新学期教案书写,协助推进教学资源整合。科研工作方面,累计向权威期刊投稿10余篇,成功签订700余万元项目合同,全力推进国家级科技奖励申报与科技项目申报工作。学科竞赛方面,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决赛中获第二名、第三名,在全国失效分析大赛的3项赛事中,获得二等奖3项。合作交流方面,7月25-27日,刘德学院长在合肥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十届一次会议,为学校成功争取到十届二次会议承办单位资格,学院负责人多次前往北京、兰州、西安等地科研院所,对接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计算机学院:精耕育人筑根基聚力暑期谋新篇
计算机学院凝心聚力、统筹布局,着力提升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能力水平,全力保障学生安全与发展,系统推进科研项目对接、教学能力提升、留校学生服务、考研就业帮扶等重点任务,学院上下形成了“跑出加速度”的蓬勃向上的良好氛围。

暑假期间,学院锚定新一轮学科评估目标,助力学校博士点申报,倡导老师们利用暑假黄金期,凝心聚力开创科研、教学、育人等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学院组织教师赴石油石化单位等科研一线洽谈合作项目、开展科技攻关80余人次,学院教师坚守在实验室写论文、申基金、编代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会议和培训70多人次,学院举办了为期5天的“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基础”专题培训,为开好人工智能概论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院领导赴鄠邑校区看望慰问留校考研学生,2022级180多名学生奋力备考研究生。学院组织学生赴渭南等地开展实践活动,前置新生教育管理服务,全面助力学生成成才。
新能源学院:以“新”赋能促发展 暑期实干谱华章
新能源学院紧抓暑期黄金期,在学科建设、科研突破、教学创新、实践育人等领域积极统筹开展各项工作,为新学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学科建设方面,以“新能源+油气”为抓手,系统推进新能源与储能工程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的申报工作,完成交叉学科论证方案公示工作,围绕新能源转化与存储技术、新能源与油气融合技术、新能源发电与控制技术三个学科方向形成了三个实验建设平台。在科研工作方面,组织教师赴长庆油气、新疆油田、国家电投黄河公司水电站推进校企科研联合攻关,组织教师参加2025年中国材料大会、中国油气开发技术年会等多长学术会议。在人才培养方面,系统推进2025版培养方案优化升级,推进“先进储能工程”微专业建设工作,推荐申报教学成果奖1项、数字教材建设项目1项目,并推荐1名教师参加第六届陕西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社会实践方面,组织6支学生团队分赴多地开展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管理方面,7月25日启动“‘新’光闪耀,‘源’梦研途”2022级暑期留校考研学子暖心护航行动。在访企拓岗方面,先后走访西安天交新能源有限公司、陕西氢能研究院等企业,通过教育前置、服务在线、管理协同做好迎新工作。
管道工程学院:实干赋能促发展聚力蓄势启新程
管道工程学院锚定发展目标、统筹工作布局,在会议部署、走访交流、学术研讨、教学科研、学生服务、社会实践、就业拓展等领域精准发力,以扎实举措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为新学期学院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暑期伊始,学院召开暑期工作务虚会,对相关工作统筹规划、谋篇布局。教学工作方面,完成数字教材申报、培养方案修订、校级教学成果奖申报等工作,组织各专业负责人参加2025年工程教育认证培训。科研工作方面,组织教师参加陕西省第一届卓越工程师大赛,与中合特检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接长输油气管道内检测、检验评价合作事宜,与西安西自仪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开展管道流量计检定校准技术交流,组织参加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油气储运学术交流会。学生工作方面,针对贫困学生开展“精准资助基层行”走访慰问活动,看望慰问在校学生,组织师生代表赴东索村革命烈士纪念馆、大王街道办事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校企协同方面,走访国家管网集团、延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北石油管道有限公司等单位,邀请中建安装集团西北公司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研讨,赴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等开展访企拓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