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铸油魂,尖刀砺初心。8月8日,正值1205钻井队被授予“钢铁钻井队”称号67周年纪念日,石油工程学院与大庆钻探钻井二公司的两支功勋钻井队——由“铁人”王进喜亲手创建、传承“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崇高使命的1205钻井队,以及秉持“有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尖刀精神的1202钻井队,在大庆钻探钻井二公司1205钻井队会议室共同举行党建共建签约仪式。校党委书记常江、副书记张木、副校长张君涛,大庆钻探副总经理张政共同出席见证。大庆钻探钻井二公司党委书记王思仁,1205钻井队队长段永坚、党支部书记赵潘,1202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陈明,石油工程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石油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司马文龙代表学院党委与钻井二公司党委书记王思仁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书》;石油工程学院院长黄海、党委副书记艾二鑫分别代表石油工程系党支部和铁人红旗研究生党支部,与1205队党支部书记赵潘、1202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陈明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书》。



在交流发言环节,双方代表均对此次共建工作表达了高度重视与美好期许。司马文龙表示,为确保共建工作走深走实、取得实效,学院将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一是坚持党建引领聚合力,共启发展新征程。在学校党委和大庆钻探党委的共同领导下,联合开展主题党日、专题研讨等活动,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凝聚思想共识;二是构建“党建+品牌”深度融合模式,激活共建传播势能,讲好新时代石油故事,让铁人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在新征程上焕发光彩;三是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体系,聚焦钻井领域关键技术瓶颈,加速推动钻井技术自主化突破,为行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四是聚焦人才培养根本任务,锻造新时代石油精英,通过共建活动为学生打造实习实训实践的“大舞台”,着力培养更多知油爱油兴油的优秀人才。他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携手同行、深化协作,将党建优势切实转化为发展优势,将组织活力有效转化为创新活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石油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王思仁在发言中指出,此次共建是双方深化合作的新起点,未来将重点聚焦四个方向:一是同向共铸“石油魂”,在赓续精神血脉中开辟新天地,让铁人精神跨越时空、薪火相传;二是要同力共书“石油情”,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拓展新领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勇担时代赋予的重任;三是同行共展“石油红”,在致力提质增效中迸发新动能,锚定技术革新前沿,推动钻井事业向更高质量发展;四是要同心共圆“石油梦”,在奋进一流征程中展现新作为,以深度协作实现共创共赢,书写行业发展新篇章。他强调,双方要精准把握共建的契合点与共鸣点,通过双向互动、奔赴式交流,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相互升华,实现钻井效能的全方位提升与人才效能的深层次激发,共同肩负起新时代石油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责任与担当。

会上,常江对本次党建共建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三个同题共答”的殷切期望:一是共同答好“牢记重大嘱托”的政治答卷,深刻领会“端牢能源饭碗”的战略意义,以坚定的政治立场践行能源报国使命;二是共同答好“培养时代新人”的育人答卷,着力培育兼具钢铁意志与尖刀精神,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顶得起来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石油精神薪火相传;三是共同答好“建设一流”的发展答卷,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主动作为、贡献力量。他指出,落实好“三个同题共答”,根本在于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希望以此次党建共建为新起点,校企双方携手并进、相融互促,在优势互补中凝聚发展合力,为双方高质量发展书写精彩篇章、交出圆满答卷。

张政表示,希望以此次共建为契机,搭建起红色传承的新桥梁。他提出,要通过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共上特色党课、互学党建经验等形式,推动铁人精神走进校园、让高校智慧融入一线,确保红色血脉在新时代石油伟大事业中薪火相传、永续传承。同时,要依托共建平台,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深层次交流合作,持续放大拉动辐射效应,着力构建多方协同、共同参与的相融互促新格局,为石油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会前,与会人员怀着崇敬之心走进1205钻井队队史展览馆。在一幅幅承载记忆的珍贵影像、一件件镌刻岁月的历史实物前,大家驻足沉思,循着时光的足迹,深刻感悟这支“铁人钻井队”的英雄集体在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中镌刻下的不朽传奇与赤胆忠诚。从“峥嵘岁月、书写忠诚”的艰辛创业,到“为国分忧、挺起脊梁”的担当奉献,再到“牢记嘱托、红色更艳”的薪火相传,1205队用热血与汗水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攻坚克难、为国奉献的伟大精神品格,大家深切体悟到,作为“新时代、新钻探、新钢铁”的卓越标杆,1205钻井队所铸就的“铁心向党铸忠诚、铁肩扛旗担使命、铁志奋进创一流、铁核聚变强内功、铁骨钢筋筑防线”的精神,不仅是石油工人“工业学大庆”优良传统的时代升华,更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鲜活注脚,深刻彰显了追求卓越的时代担当。

1205钻井队队长段永坚在钻井工作现场为师生代表讲授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生动党课。这不仅是一次铁人精神的深度传播,更是一场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的深刻实践,让师生们在钻井平台的轰鸣声中,真切触摸到石油精神的厚重根基。


学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组织部、科研处、校友工作与合作交流处、继续教育学院(培训中心),大庆钻探党委组织部、大庆钻探钻井二公司党委组织部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上述活动,并共同见证了共建协议的签署。此次党建共建协议的的签署,是学校深化“石油精神办学、铁人精神育人、延安精神铸魂”铁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实践。通过组织共建,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打造“井场思政课”等特色育人平台,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领悟“三老四严”优良作风,培育具有能源报国使命担当的新时代石油人才,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附:
1205钻井队简介
大庆钻探钻井二公司1205钻井队是铁人王进喜生前带过的队伍,是铁人精神的发源地,1953年在玉门油矿组建,1960年参加大庆石油会战。现有员工40人、党员21人,主要承担油田调开井、特殊工艺井、页岩油井施工任务。现任队长段永坚、党支部书记赵潘。
建队以来,全队干部职工怀着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雄心壮志,创出日上千、月上万、年进尺12万米等4项世界纪录、15项全国纪录,是全国首支总进尺突破100万米、200万米、300万米和钻井1000口、2000口的钻井队,为中国石油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先后走出王进喜、李新民两代大庆铁人,向外输送干部和技术骨干1355人,被石油工业部授予“钢铁钻井队”“卫星钻井队”称号,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号等多项荣誉。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曾到队视察或接见员工代表。1995年5月,被确立为大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被大庆管理局确定为首批传统教育基地;2004年3月,被确定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教育基地。2019年被授予中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石油精神教育基地称号。
1202钻井队简介
1202钻井队隶属于大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二公司,1953年3月在玉门油矿由中国人民解放军19军57师警卫排为主体组建而成,1960年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现用7000米自动化钻机,主要承担大庆油田内部深层天然气井、页岩油井、页岩气井等施工任务。
建队72年来,1202钻井队全体员工始终发扬“有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尖刀精神和“令行禁止、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军事化作风,先后转战克拉玛依、四川、江汉、辽河等8个油田,创造了3项世界钻井纪录、10项全国钻井记录,涌现出“大庆会战五面红旗”之一的马德仁、“学铁人的带头人”屈清华、“钢铁钻工”吴全清、全国劳动模范马军和陈宏等300多名先进典型,被中国石油工会全国委员会命名为“永不卷刃的尖刀”。为石油工业战线输送各类干部和技术工人1300多人,其中有2人担任省部级领导、13人担任厅局级领导。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黑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集团公司“百面红旗单位”“中石油设备标准化管理示范基地”等400多项荣誉。被确立为大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教育基地”、铁人学院现场教学基地。
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江泽民、李鹏、李瑞环、温家宝等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到队视察指导工作。